這項位於大阪的公寓翻新專案,充分展現小坪數空間也能擁有豐富表情與層次感的可能性。這間18 坪的住所是由當地設計團隊 Osaka Design Department 操刀改造。設計師巧妙運用大面落地窗與原有的挑高空間,讓自然光與戶外綠意延伸至室內。光線穿越垂直尺度,讓室內產生視覺上的延伸感;天花板的高低差異與上方開放式閣樓的設計,也使得視線自然流動於各個水平與垂直空間之中。公寓內的整體配色沉穩,以灰階礦物牆面和地板搭配溫潤木質家具,在材質對比中營造出和諧平衡。植物的適度點綴也讓室內保有自然氣息,打破封閉公寓的沉悶感。設計團隊從設計語言的整合、家具的大小比例控制,到材質的運用與安排,都有對於空間與時間的深刻理解與細膩操作。
一、公共空間與生活場域的串連
公寓中的公共空間以客廳與廚房為主軸,區域間沒有明顯的界線,而是透過材質與自然光的串連,形成一體貫穿的生活場域。位於客廳整面的木作書架牆,不僅提供收納與展示的功能,也成為視覺焦點,與戶外的自然景致交織成為一幅生活畫面。這面朝南的落地窗,迎來的不只是光線,更是城市景觀與河岸倒影。窗邊的植物,與室內的木質家具形成柔和的對話。在餐廳區,設計師選用弧形的木質餐桌與餐椅,可拆卸的檯面,能提供屋主彈性的使用方式,不論是自用或招待客人都很有餘裕。走進廚房,櫥櫃與烹飪檯面使用了木紋的材質與不鏽鋼表面。設計師也選擇了與餐桌相呼應的弧形木皮包覆的中島,柔化空間中的銳角,也被整合在設計語彙中「圓與直」交錯的邏輯內,使其兼具實用性與視覺美感。
二、垂直空間再利用與功能擴展
這間公寓雖然僅有18坪,但設計師善用了原有建築結構的挑高條件,透過重新編排垂直空間層次與移動路徑,打破了小宅的侷限感。原本封閉、作為儲藏用途的閣樓被完全打開,轉向朝南的大面窗景,使上層空間從倉儲轉化為多功能的起居場所。設計團隊在這多出來的空間中搭配低矮牆面並整合收納櫃,使夾層空間在維持開放感的同時也保有其功能性。這個空間可作為閱讀區、臨時客房或工作空間,依照居住者的需求機動變換。在閣樓下方的房間保留為主臥使用,這漾的設計並沒有縮限原本臥室的空間感,反而增加了垂直方向的使用效率,並更讓光線得以穿越樓層,讓上下方共享光源,創造出通透的空間感。住在其中的屋主也能從不同高度觀看室內與戶外的變化,形成豐富的生活經驗。這樣的規劃不僅解決了坪數有限的問題,更賦予公寓一種有機流動的立體感,使人感受到居住形式與建築結構之間的巧妙對話。
三、材質的選擇與設計細節哲學
除了空間格局與光線的安排之外,這次翻修案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貫穿整個公寓的細節設計與材質選擇。設計團隊在櫃體、餐桌椅、中島、燈具、盆栽等角落皆融入圓弧與曲線語彙,將原本生硬銳利的結構柔化為溫潤且宜居的日常體驗,這樣的設計語言也在整體空間中形塑出一致而寧靜的視覺效果。材質方面,設計師選用了實木、矽藻土與編織藤類等天然材料,更放置大量的盆栽與綠色點綴。這些自然材質不僅帶有溫暖且親膚的觸感,更具備會隨時間自然變化的特性。木材會隨著使用逐漸產生色澤變化,矽藻土牆面會依照濕度與光線顯現不同的質地紋理,而藤編則在光影之間散發細緻的圖案。綠色植物讓室內外空間相互連結,邀請主人偶而踏進小陽台與室外互動,更引導使用者回到原本舒適的小窩。這些細節傳遞了一種關於「時間」的設計哲學,讓生活的痕跡與使用的記憶,被空間溫柔地承接與保留。
圖片來源:https://osakadesigndepartment.com/sakuraga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