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自然與永續的多感官體驗-以蘑菇為靈感的烏克蘭餐廳設計

Grybova Hata 是一家知名的傳統烏克蘭餐廳近期新設置的分店,也是造訪烏克蘭喀爾巴阡山脈的觀光客最喜愛用餐的地點之一。這間位於烏克蘭布科韋利,面積約70 坪的餐廳,由當地設計團隊YOD Group 重新詮釋傳統烏克蘭式的待客之道,並以餐廳的招牌食材—蘑菇—作為全新敘事的核心。煥然一新的美學風格,圍繞著有機曲線、自然色調與原始且環保的材質,打造出極簡卻富有溫度的空間,讓饕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也能沈浸於五感的深度體驗。在這間餐廳中,無論菜單內外都能見到蘑菇的蹤影,設計團隊更在室內安裝了一系列由菌絲體製成的簾幕。Grybova Hata 的名字意為「蘑菇之家」,因為這種食材在餐廳菜餚中經常出現。這也成為 YOD Group 的重要靈感來源,讓他們在空間設計中融入圓潤如蘑菇般的造型、有機的色彩,以及以菌絲體(常被形容為真菌根部結構)製作的家具。設計師表示:「這些結構就像蘑菇從菌絲體中生長般,自然地在原有餐廳空間中茁壯。它體現了在地性與有機發展的理念,重新詮釋傳統材質,並讚頌這片土地的飲食傳統。」

一、材質細節與生活感設計

Grybova Hata 的內部由一個寬敞的大空間構成,牆面覆有帶紋理的灰泥,地面鋪設石灰華,呈現自然質樸的美感。客人踏入餐廳時,首先會經過一個隱藏在白色羊毛屏風後的衣帽架,屏風上點綴著大小不一、宛如蘑菇傘面的弧形裝飾,瞬間營造出蘑菇意象的迎賓感受。餐廳的平面動線大致劃分為三個區域,每個區域皆代表烏克蘭料理的關鍵元素:起司、肉類與酒。酒品區展示的是以草本與植物蒸餾而成的烈酒,陳列於圓潤的石灰華底座上,造型彷彿毒蕈,既富趣味又呼應蘑菇主題。肉類區則將煙燻豬腿懸掛於天花板的金屬環上,懸吊於弧形石灰華吧檯上方,搭配奶油色環狀絨布高腳椅,營造出兼具視覺張力與舒適感的用餐區域。起司區設計也類似,天花板上的金屬環懸掛著馬形起司雕塑,這是烏克蘭傳統手工禮品,象徵對文化的致敬。整個空間透過曲線與自然材質的結合,讓客人在不同區域之間穿梭時,既感受到流暢的動線,也能欣賞每個細節所呈現的食物的故事,進一步強化了餐廳以蘑菇為核心的空間概念。

二、公共空間的流動與層次

餐廳周邊也擺放了額外的用餐桌椅,並以菌絲體屏風作為區隔,既提供半私密的用餐環境,也成為空間中獨特的視覺焦點。這些菌絲體的紡織簾幕由生物設計師 Dasha Tsapenko 製作。他先將椰殼纖維與大麻纖維編織成基底,再接種多孔菌的孢子,置於最適宜的生長環境中,三週後孢子萌芽並逐漸形成一層不均勻的菌絲體。每一幅簾幕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有些區域菌絲茂密蓬鬆,呈現柔軟且富有生命力的紋理,有些則保留了底層編織的結構,呈現原始手作的質感。這種無法完全掌控或預測的生長過程,正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也與餐廳強調的有機美學相呼應。菌絲體屏風不僅成為空間分隔的元素,也讓客人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自然的變化與生命的延伸。透過這些屏風,光線被柔和地過濾,營造出宛如置身林間的光影效果,為用餐時的氛圍加分。設計師表示,這種介於自然與人工、控制與隨機之間的設計手法,使空間有了變化與動態美,讓每位前來拜訪的客人都能感受到生命力與空間的有機律動。

 

三、自然氛圍串聯活動空間

整體室內裝潢主要以帶有粗糙質感的灰泥和取自特爾諾皮爾附近的在地石灰華打造,呈現自然樸質的美感。蘑菇不僅是餐廳設計靈感,也成為創作媒介,空間內多數家具皆在烏克蘭當地製作,呼應在地工藝精神。設計團隊強調材料與產品的永續性,例如將洗手台與燈具功能結合,燈具主體由設計師 Valerii Kuznetsov 使用回收塑膠製成,兼具實用性與環保理念。浴室內的燈具同樣由回收塑膠打造,其纖維質感表面讓人聯想到菌絲細絲,安置在大型不規則石灰華水槽上方,呈現自然有機的線條與光影效果。這些細節呼應餐廳整體蘑菇主題,也讓空間在功能與美感之間達到平衡。整體設計語彙極簡,但細節中展現對材料、工藝與環境的尊重,每件家具與裝置都融入空間。透過對在地素材、永續材質與蘑菇元素的整合,Grybova Hata 不僅是用餐場所,更像一座生態微型景觀,讓客人在享用美食時,也能感受到自然、文化與設計理念的深度連結,呈現一場美感與永續兼具的多感官體驗。

圖片來源:https://www.yod.group/projects/design-project-grybova-hata-tb7wa

・麒鉅設計商業設計作品集|https://chig.design/0xcPE

・追蹤麒鉅設計 Instagram|https://chig.design/czHCb

・預約麒鉅設計師專業諮詢|https://chig.design/Y8v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