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翻新東京 21 坪公寓 以可調節介面打造靈活居家辦公空間

這間位於東京的21 坪、屋齡 40 年的老公寓,是當地設計團隊鈴木岳彦建築設計事務所為一家三口打造的一結合居家與辦公的實驗性空間。設計以「可調節的介面」為核心,打破傳統隔間與動線的限制,讓光線、空氣與家人的情感能在空間中自然流動。踏入家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充滿層次感的開闊景象。設計師大膽拆除原本封閉的隔間,保留裸露的水泥天花板與牆面,展現建築結構的原始力量與美感。然而,這並非單純的工業風。設計師巧妙加入格狀木條,延展視覺張力,並與全室的木製家具呼應,使空間在粗獷與細膩之間取得平衡,讓工業風不再顯得冰冷生硬,而多了一份溫度與柔和感。整個空間以中央的臥室為核心,連結周圍的廚房、餐廳、客廳與辦公室。這間木造的「臥室盒子」不僅是休憩場所,更成為界定空間動線的中心。家人可圍繞這個核心自由移動,無論是在客廳閱讀、在餐桌用餐,或前往辦公室,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的存在,同時保有各自的獨立性,不被他人活動干擾。這種回遊動線,使原本不大的空間顯得更寬敞且充滿趣味。

一、斜向無雙窗與空心夾板門 打造隱私與連結兼具的居家介面

設計師將大量心力投注於「可調節的介面」,尤其在臥室與公共空間的區隔上,充分展現對日常生活情境的細膩觀察。臥室立面的木門靈感來自日式傳統無雙窗,設計團隊更創造出獨特的「斜向無雙窗」,讓門上的木格柵在開關時不僅能投射出迷人的光影變化,也可依開合程度調節視線與通風。家人若希望擁有私密空間,可將門完全關閉,享受寧靜;若希望保持與其他空間的連結,則可透過格柵感受彼此氣息。被立體菱形格子包圍的視覺效果,使臥室同時成為整棟公寓最搶眼的亮點,並營造精緻且具藝術感的氛圍。在男主人的辦公區,設計師選用半透明的「空心夾板門」作為隔間。這種門允許自然光穿透,蜂巢結構在光線映照下呈現獨特陰影,營造柔和過渡,使空間在功能與美感上達到平衡。工作時,它提供安靜的獨立環境,降低外界干擾。這樣的設計巧妙地在「隱私」與「連結」之間取得平衡,使居住場域符合生活需求,每個細節都彰顯設計師對空間情感的深刻理解。

二、多功能家具與閣樓設計 小坪數住宅的彈性運用

公寓的另一特色是靈活變化的各式家具與配件。客廳與餐廳之間的大量留白,讓屋主可依不同需求做最有效的調整。擺放投影機的矮桌以極簡鐵架構成,不僅機能性強,也能依情境靈活轉換成茶几,或成為孩子的工作小書桌。木製檯面搭配不鏽鋼支柱,構成具有延展性的收納層架,一路延伸至公寓另一側,成為大人的工作檯面。廚房也沿用相同材質語彙,以不鏽鋼檯面搭配木製櫃體,形塑兼具質感與實用性的櫥櫃。開放式設計讓流理台下方一目了然,取物與收納皆直覺便利。臥室外側的廚房牆面設置了可自由調整的洞洞掛勾,方便收納各式廚房用品與雜物,提升空間使用效率。空間設計上的變換不僅延伸平面,也向垂直方向拓展。臥室上方設有充滿驚喜的「閣樓」空間,充分利用頂樓挑高優勢,成為孩子專屬的秘密基地。雖保留天花板的粗獷感,但搭配溫潤木質地板與柔和燈光,使閣樓安全且充滿想像力,同時兼具儲物功能,提供更多收納可能,也讓整體居家氛圍更溫馨舒適。

三、開放與私密 機能與美感的完美平衡

這次改造案的核心價值,在於設計師對生活情境的深刻理解與精準掌握。整個公寓不只是重新規劃格局,而是透過對光線、空氣、材質與動線的細膩調控,讓每一個空間都具備彈性與多重功能。臥室、廚房、客廳、辦公區以及閣樓,各自承載不同的生活需求,卻能透過可調節的建具、靈活的家具以及開放式設計彼此串聯,既保有獨立性,也強化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材料的運用,如木質與金屬的搭配、半透明夾板與菱形格柵的光影效果,不僅提供視覺美感,也在實際使用中增添便利與舒適度。閣樓與垂直空間的巧妙利用,更彰顯了設計對小坪數空間的極致思考。整體而言,這個空間呈現了現代家庭對「開放與私密、連結與獨立、機能與美感」的需求,並將抽象的生活情感轉化為具體的建築語彙。公寓因此從一個老舊住宅,蛻變為一個能隨生活情境自由調整、充滿溫度與層次的家,每個細節都承載了設計師對家庭日常的細心觀察與用心安排,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得以真正感受到空間所帶來的舒適、便利與情感連結。

圖片來源:https://www.takehikosuzuki.com/renovation-in-honancho